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丨奋斗的青春不“躺平”

发布日期:2022-04-25    作者:     来源:     点击:

躺平”已成为青年文化领域热议的现象,这个概念经由网络媒体的生产与传播而迅速蹿红,折射出当代青年的某种精神镜像。

相较于父辈,当代青年有着更活跃的思维、更张扬的个性、更外向的表达。在不断增加的社会压力面前,有些青年试图用“防御性悲观”的心态来加以应对,他们更愿意选择自我矮化而非追求完美,在降低自我心理预期的同时宣泄情绪。实际上,他们没有真的放弃,而是试图用这种戏谑的方式缓解自身焦虑。对于绝大多数青年来说,“躺平”并非生活实践的行为指南,选择“躺平”也并不意味着无欲无求、悲观厌世,“躺平”只是一种缓冲,而不是目的。

据《2020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16—19岁、20—24岁、25—29岁和30—34岁4个年龄组城镇就业青年周平均工作时间分别为48.1、46.3、46.9与47.5小时,除20—24岁年龄组青年外,均高于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46.8小时),即使最低每周46.3小时的工作时间,如果按一周工作5天来计算,日均工作时长也达到9.26小时。可见,虽然“躺平”一词火了,但绝大多数青年依然在不断奋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横向来看,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快递小哥,抑或是年轻“码农”和新文艺青年,在形形色色的青年群体心中,都拥有一种相通的“奋斗共识”。如果说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有哪些,那么“奋斗成就未来”无疑是其中之一。纵向来看,每一代青年虽然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回应社会的方式,但他们都拥有非常相似的奋斗精神。事实证明,中国青年人都扛起了属于自己的时代责任。

所以,将“躺平”等同于“不奋斗”是一种误读。“躺平”背后,固然也有当代青年的现实诉求和焦虑困惑,但不能因为年轻人有抱怨,就以“躺平”概论之。从现实情况来看,“躺平”的既不是主要群体,也不是多数群体。在未来时间里,选择“躺平”的青年也不会越来越多,我们对“躺平”的实际情况不应做出过于严重的论断。当然,“躺平”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年度热词和社会焦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社会心态和价值理念正悄然改变,“躺平”流行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机理和时代特质。

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在于人不断地追寻意义,人是通过对存在意义的感知来感知存在的,正是人生的意义照亮了人的存在。“躺平”的出现提醒我们,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工作不只是一个维持生计的“饭碗”,还包括对职业前景、兴趣爱好、工作效能、劳动尊严、权益保障等多重维度的考量。对青年的引导与要求,应指向他们自身的发展和成长,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同和尊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出台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就是为了不断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激发青年干事立业主动性,让青年在应该奋斗的年纪不“躺平”。我们在网络流行语中要读懂青年的现实焦虑,看到蕴藏其间的积极心态,重视青年的现实压力和权益诉求,进一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青年的教育、婚恋、住房、就业等问题,不断优化奋斗的大环境,为青年提供更好的成长平台和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引导青年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世界观,对人生意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如何能够拓展自身的视域,克服畏难的恐惧,坚定前行的信念?只有与自身所处的时代建立起更加自觉的关联,才能完成意义世界的重建,才能在陷入发展困境时不屑于“躺平”。这种关联不囿于自我陶醉的“小世界”,不囿于精心构建的“小确幸”,而是以远大的志向、广阔的胸襟、奋斗的姿态,在个人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前途命运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命运连接。“个人梦”只有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才能保有持久的热情,才能超越自身的局限。当一个人的前行,肩负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怎么能够“躺平”?他又如何能安心“躺平”?青春只有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奋斗中,才能彰显出时空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

从历史发展来看,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也没有哪一个人的青春是顺直的。为了国家和人民,中国青年从未“躺平”,也永远不可能“躺平”。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青年就越是要加倍奋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是在“躺平”中实现的,而是在矢志不渝、不懈奋斗中造就的。